「世界高尿酸血症日」没有症状就不用治疗?“亚临床痛风”值得警惕

2023-04-21 02:31:15 来源:扬子晚报

4月20日是世界高尿酸血症日,今年的主题是“走出误区,回归科学”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,饮食结构的改变,在健康查体中发现血尿酸水平增高的人数呈逐年增长趋势,尤以男性为主、具有"重男轻女"的特点。其已成为继高血压、高血糖、高血脂之后的第四大危险因素,就是我们常说的"第四高"。


(资料图)

“亚临床痛风”更值得警惕

尿酸是人类嘌呤化合物的终末代谢产物。嘌呤代谢紊乱导致高尿酸血症。在正常嘌呤饮食条件下,如果不在同一天检查,只要有两次血尿酸水平大于420umol/L则为高尿酸血症,如果尿酸在关节等部位沉积则可能诱发痛风。为了让大家都能记得“尿酸大于420umol/L就是高尿酸血症”这样一个诊断标准,医疗界倡议将每年4月20日定为“全民关注痛风日”。

《2019年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》显示,中国高尿酸血症的总体患病率为13.3%,痛风总体患病率为1.1%。如此庞大的患病人群,应当引起大家的重视。

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肾病科主任徐梅昌介绍,近年来,痛风的发病率逐年攀升,如反复发作且得不到有效控制,可造成关节永久性损害。另外,长期的高尿酸血症还可诱发、加重高血脂、糖尿病、冠心病及脑卒中的发生和发展,导致痛风性肾病,甚至发展成尿毒症。绝大多数患者在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时选择服用止痛药治疗,在关节炎缓解后就未再诊治;或者盲目迷信偏方、特效药、国外药,导致耽误病情,造成严重后果,给个人及家庭带来沉重负担。

与此同时,“亚临床痛风”这一新概念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。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内分泌病科主任张永文介绍,临床上发现很多高尿酸血症患者就诊前是无症状的,但是通过检查会发现,关节及周围组织可出现尿酸盐晶体沉积甚至骨侵蚀现象,这提示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是一个连续的病理过程。该指南指出对于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,如影像学检查发现尿酸钠晶体沉积和(或)痛风性骨侵蚀,可诊断为亚临床痛风,并启动相应的治疗。这提示我们对于长期持续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应提高重视程度,使他们早期接受治疗,避免不良预后。

防治痛风,守好三道“关”

张永文主任提醒,预防痛风要守好三道“关口”,即做好三个级别的预防措施。

一级预防措施:针对易发痛风的危险因素进行预防,预防对象是有痛风家族史的直系亲属,体力活动少、嗜酒、营养过剩和肥胖者,以及体检发现血尿酸偏高的高尿酸血症患者。对于这部分易患人群,需要改善其生活、饮食习惯、持续监测尿酸水平。中医认为,多食海鲜及肉类等肥甘之味易碍脾,易生痰生湿,郁久化火,湿热蕴于体内,遇外因触发,湿热下流,发为痛风。正如俗语有云:“鱼生火,肉生痰,粗茶淡饭保平安。”防治痛风,饮食当忌肥甘厚味,避免暴饮暴食,不要吃油炸及高脂肪、高热量的食物。

二级预防措施:对已发生痛风的患者做到早诊断,并及时进行全面、系统、规范化的治疗,以防止其病情加重及发生并发症。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过程中,要保持患者良好的依从性,鼓励患者坚持治疗,尽量避免不良预后的发生。

三级预防措施:对于已经出现并发症的患者,要积极地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控制并发症,救治患者已经受损的器官和组织,尽量延长其寿命,以及器官功能的应用。

通讯员 杨璞

扬子晚报/紫牛新闻记者 吕彦霖

图源 视觉中国

校对 王菲

标签:

为您推荐

新闻快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