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生命铺就的死亡之路,冻土中埋葬着上万具修路工的遗体 天天观察
“要致富,先修路”这句国内的名言在国外同样适用,我们的邻居俄罗斯也是早早认识到了这点,在苏联时期就已经规划好道路的建设,其中就有一条号称是用尸骨堆积成的死亡之路,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科雷马死亡之路。
【资料图】
一、科雷马死亡之路名称的由来
在我们的印象里,修路是一件没有多大技术含量的事情,更不用说是对当时世界上唯二的两个超级大国之一的苏联来说。可是要知道如果是低纬度,低海拔地区,自然难不倒苏联,而这条科雷马公路是建造在寒冷的西伯利亚永久冻土之上,难度值直接直线飙升,即便强如苏联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。
是一条真正建立在无数尸骨之上的马路,而且是沿着科雷马河流所修建所以的,才会被称之为科雷马死亡之路。
二、科雷马公路的工人居然都是犯人
这条路除了修建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外,还有一点创造了记录,就是这条公路完全是由附近监狱或者劳动营的劳改犯们建造起来的。在前苏联时期,为了好好对劳改犯们进行改造,并且发展远东西伯利亚地区,前苏联在西伯利亚建造了许多劳改营,劳改营中关押着数目惊人的劳改犯。
单单从修建公路的角度,这些劳改犯化身为工人,在极为恶劣的环境下修建公路,开掘矿场,但是生活条件和待遇又十分低,付出了艰辛的劳动,牺牲巨大,有成百上千的人病死、饿死在了这片土地上。
三、科雷马公路的修建过程
科雷马公路正式修建是从1932年开始的,前后历时二十余年。刚开始修建的时候,派遣来的第一批犯人因为生活条件实在是太艰苦再加上繁重的劳动,有一半的犯人冒着生命危险宁愿逃跑也不愿意留下继续修建了。没办法,苏联方面又陆陆续续派了3批犯人来到这里并加强了看管,这才保证了科雷马公路的施工。
科雷马公路是修建在西伯利亚地区高纬度地区,常年风雪交加,施工的马路地基又是冻得结结实实的冻土层,一镐头下去只能在冻土上砸出一个白印,而且没有现代化的施工工具,更加没有大型机械设备,犯人们只能穿着单薄的衣服,顶着暴风雪使用最简单的工具进行挖掘工作。
这还不是最难的地方,最难的地方反而是在夏季,西伯利亚的夏季十分炎热,在冻土冻得像石头一样的冻土这时候又变得像烂泥一样,连运送物资的卡车也无法通过,只能等冬天才能从泥潭里爬出来。
在这些犯人的心中只有一个信念,就是活着完成工作并且熬到刑满释放能够留下成为新移民。可是大部分人却坚持不到最后,繁重的工作加上恶劣的气候,使得这条马路前后共计投入了2万余人,其中死亡的人数就高达1万余人,是名副其实的用生命铺就的马路。
四、科雷马公路的现状
虽然这条路依然保留在西伯利亚的土地上,而且经过了多次的修缮与加固,但是恶劣的环境依旧不允许车辆随时随地通行。随着科技的进步,科雷马公路所在的马加丹也已经有了机场,但是这条用无数圣母铺就的马路仍然在发挥着它独一无二的作用,成为进出马加丹的重要交通设施。
人类向前发展的道路一直是不平坦的,它充满了荆棘与曲折,但是正是由一代代不屈不挠的人奋勇拼搏,才造就了如今现代化的城市建设。
为您推荐
-
人民网杭州9月17日电 (记者孙博洋)9月16日至17日,中国质量(杭州)大会在浙江杭州举行。在16日举行...
2021-09-18